描写太上老君的词语(形容太上老君的诗句)

编辑:爱评书 浏览量:

1.太上老君的诗句

《封神演义》中太上老君的诗句混元初判道为尊,炼就乾坤清浊分。

描写太上老君的词语(形容太上老君的诗句)(图1)

太极两仪生四象,如今还在掌中存。鸿蒙剖破玄黄景,又在人间治五行。

度得轩辕升白昼,函关施法道常明。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仙音隔朦胧。

辟地开天为教主,炉中炼出锦乾坤。不二门中法更玄,汞铅相见结胎仙。

未离母腹头先白,才到神霄气已全。室内炼丹掺戊己,炉中有药夺先天。

生成八景宫中客,不计人间几万年。玄黄外兮拜名师,混沌时兮任我为,五行兮在吾掌握,大道兮度进群迷。

清净时兮修金塔,闲游兮曾出西关。两手包罗天地外,腹安五岳共须弥。

先天而老后天生,借李成形得姓名。曾拜鸿钧修道德,方知一炁化三清。

2.求天庭中太上老君住处的描写

太上老君居住在大罗天八景宫,有一弟子玄都大法师

殿前有玉栏氤氲在袅袅仙气之中,白玉小桥延伸而去的尽头是一座圆殿,描金盘龙扁额上题着“XX”二字【或 殿上悬“大赤天宫”、“青霞再现”二匾额】。周围绿永环绕,花木繁茂,苍松数株,翠竹千竿。这是天界最幽静的地方,再往北几丈远便是覆盖着黄瓦的红色宫墙。道坛设在殿中,正中央是一个阴阳八卦图,透着神秘。

这是我自己写的。

下面是为YOU找的:这天上有三十三座天宫……一宫宫脊吞金稳兽;又有七十二重宝殿,……一殿殿柱列玉麟鳞。寿星台上,有千千年不卸的名花;炼药炉边,有万万载常青的瑞草。又至那朝圣楼前,绛纱衣,星辰灿烂;芙蓉冠,金壁辉煌。玉簪珠履,紫绶金章。金钟撞动,三曹神表进丹墀;天鼓鸣时,万圣朝王参玉帝。又至那灵霄宝殿,金钉攒玉户,彩凤舞朱门。复道回廊,处处玲珑剔透;三檐四簇,层层龙凤翱翔。上面有个紫巍巍,明幌幌,圆丢丢,亮灼灼,大金葫芦顶;下面有天妃悬掌扇,玉女捧仙巾。

楼阁高下,轩窗掩映,幽房曲室,玉栏朱楯,互相连属,回环四合,牖户自通,千门万户,金碧相辉,照耀人耳目。金虬伏于栋下,玉兽蹲于户傍;壁砌生光,琐窗曜日,工巧之极,自古未之有比也。费用金宝珠玉,库藏为之一空。人误入其中者,虽终日不能出。帝幸之,大悦。顾左右曰:“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可目之曰迷楼。”【冯梦龙:《隋炀帝逸游召谴》】

求好评

3.太上老君和道德天尊是什么关系

作为三清之一的“太清境三教宗师混元皇帝太上老君道德天尊”,有一个广为认知的别号即是“太上老君”。

现今普遍道教徒与学者的认知是:“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但是这一点与最初神道创立时,对于“太上老君”尊神的认识与描述是有所不同的。

在“三清”中,元始天尊是东晋末年灵宝经所尊崇的最高神,太上大道君是东晋中期上清经所尊崇的尊神,而太上老君则是东汉末年天师道所尊崇的最高神。以太上老君为至高创世主宰,道的直接化身,在早期道教神学思想中是占主要地位的。

大约在南朝时期,随着上清派的出现,则有了另外一套神灵体系与创世说,那就是以元始天尊为开天辟地的主神。据葛洪所作《枕中书》所记:“昔二仪未分,瞑涬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

比较太上老君开天说和元始天尊开天说,二者既有不同之处,也有相同之处。相同的地方在于,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都是先于天地,道的直接化身和体现,在有了二位神灵以后,天地万物才跟着产生了,并由二位加以主宰。

且创世过程都不是几天就完成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宇宙经历了无数的生化和演变,才成了今天的模样,而且这个过程仍然在继续,所以当今世界的任何变化都是合理与必然的,这也是道教神学正确前瞻震古烁今的一面。而不同的地方而言,元始天尊创世的第一步是先创建了神仙世界:元始天尊居于天界玉京山,经过了两劫,忽生太元玉女,号太元圣母。

元始天尊招太元玉女进入上宫,“二气氤氲,阴阳调和”,经一劫,乃一施太元母,生天皇十三头,又生九光玄女,号太真西王母。随后就出现了道教中众多的神灵。

太上老君开天说和元始天尊开天说,尽管主神不一致,但是过程和内容却是大致一样的,这也与二者都是大道化身的关系所致。因为“道”本来就是“强名曰道”,老君又名太上丈人、虚无、自然、无名等;元始天尊又名元始天王、盘古真人等。

二者同为至高,大道化身,性本一致,号出而二名,只是不同道派之间对于“道”的尊称不同而已。如此看来,似乎可以将“太上老君”与“元始天尊”划上等号,但是在“三清”体系中,又直接将“道德天尊”定义为“太上老君”,那么这样能明显看出其中的矛盾与冲突了。

关于“三清”的认识和说法,真正稳定成形大约在唐中后期,在形成过程中,“三宝君”与“三清”并不是一体的神祇,上清系统的《真灵位业图》中就并没有三宝君,直到唐中后期以后,《位业图》中的“太极主神金阙帝君”神格才逐渐与太上老君融合,确立了三清分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又名“天宝君”、“灵宝君”以及“神宝君”的说法。而太上老君则由原来的“道”的直接化身,降格为了“道德天尊”、“神宝君”。

这也是南朝新道教把东晋江南三大系经书定为“正统”,唐代是上清经法极盛时代所致,但是这一点并没有得到所有道教徒和信道人士的认可,很快就有了“老君一炁化三清”的说法。这个说法认为老君依旧是万物之主,大道化身。

但是道运化万物,分神而治,由原本的一气化为了三清境及三天尊,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又名为“三宝君”。这种观点与今天普遍对于“三清”的认知,唯一的区别就是“道德天尊”是独立的新神,祂是“太上老君”的化身,但是并不是“太上老君”本身,也就是“道”本身。

这个说法在民间得到了相对广泛的认可,著名民间神怪小说《封神演义》里就引用了这种说法和构架,不过可惜的是,这与现今正统道教的神学概念也是不同的。在现今道士们每天持诵的《太上玄门早坛功课经》中的《太清宝诰》这样描述了道德天尊:“志心皈命礼。

随方设教,历劫度人。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假名易号。

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隐圣显凡。总千二百之官君。

包万亿重之梵炁。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

主握阴阳,命雷霆用九五数。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从太清宝诰的描写中不难看出:道德天尊直指太上老君,无论是历劫下降普渡群品,还是化身为老子著《道德经》,种种事迹都是自古以来经书中对太上老君诸多神迹的记载,但是这样的定义剥夺了太上老君最初作为大道本身,生育万物、运化乾元、开天辟地的重要道性与神性,而将这部分重要神性转移到了元始天尊之上。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道德天尊”其实并不适合再称为“太上老君”,因为“太上老君”这个词,指的就是道本身,而且在“三清”的概念中,能被认为是大道本身的则是“元始天尊”。

按照这样的矛盾设定,还不如将“元始天尊”称为“太上老君”来的适合。现今道教神学体系中,因为派系庞杂,传承断代。

各类典籍又浩如烟海,其中有许多矛盾之处和一家之言,给我们这些新时代好道求道者学习道学的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阻扰。在给信众解释类似问题的时候,总是各自说各自的,难以有一个统一且全面的说法,往往造成信众被各家之言弄的稀里糊涂的局面。

所以,道末认为,如果一定要总全经典,有一个比较全面且能让绝大多数人认同的神。

4.《西游记》中描写妖怪、神仙的语句有什么

月魔蜘蛛:

前身为蜘蛛精。此怪本只擅爬行。然当年八戒同志一时把持不住背叛了对高小姐的一片忠心,化做一尾金鲤在池中与其嬉戏。

蜘蛛精居心叵测,竟然将八戒同志的正气积蓄起来俯以巫数竟然化身成蛹,蜕换成如今能飞能舞的模样。然怪改不了吃人。虽然有了八戒同志的正气,但此蜘蛛依然嗜血成性,常于月圆之夜出来作恶。

神仙菩萨

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起死回生的神奇法力,也是如来佛祖得意的徒弟之一。他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灾难。在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他就可以听见世上苦难的声音,所以称观世音。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毁伤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无法医活,只好请观世音菩萨帮忙。只见观音菩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枝,稍蘸甘露,就使人参果树死而回生。他在唐僧取经路上,帮助孙悟空收服红孩儿、天蓬元帅、西海龙王三太子等等,才使唐僧师徒到西天取得真经,是使人间万民得到慈爱、平安、幸福的救世主。

菩提祖师

菩提祖师住在灵山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是传授美猴王孙悟空武艺的师傅,对三教九流,长生之术,七十二变、腾云驾雾等样样精通。美猴王刚投到菩提祖师门下,祖师见他天性聪悟,给他取名悟空。随后教给孙悟空长生的法术,又教了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再传授给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十年功夫的悉心教授,使美猴王从顽劣的凡骨俗胎成为得道的神猴,身上八万四千根毫毛,根根能随心变化,为悟空闹天宫、保唐僧奠定了深厚的武功基础。

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也叫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皇,简称玉皇大帝或玉帝,自幼修行,经历了三千多年才成金仙,又经过一千五百五十五劫,每劫为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才享受到无极大道,成为掌管天、地、人三界的最高主宰,也被佛教、道教尊为最崇高的神。

玉帝住在金阙云宫灵霄宝殿,由三十三座天宫、七十二重宝殿组成,手下十代冥王管人间生死;四海龙王管天气变化;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等等神勇盖地;太白金星、二郎真君、五方五老各路神仙,个个法力无边;而且有西天如来佛祖暗中保护。玉帝大慈大悲,也是普救众生的大救星。